2016年12月22日Design for someone special...Gifts for someone special...For someone special… 想著他/她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又需要什麼?⋯⋯等等,這種腦袋打結的感覺,設計師們或許也能親身體會!一個作品背後是一個故事,為了某個重要的人,創作出來的東西更能讓人共鳴,就讓這些設計故事給你一些送禮靈感吧! ░ Design for someone special... 1. 設計給孩子—— 木子到森綿羊燈/蘑菇燈、滾滾橡實燈 睡前點一盞燈,和小朋友一起看看書、玩遊戲,想像世界多麽有趣,都是這幾件作品創作的初衷。輕拍一下、搖搖晃晃的橡實燈會自動亮起;毛茸茸的綿羊燈可以調光、蘑菇燈要把石頭放對位置才會點亮。充滿對孩子的愛與心意,格外溫暖。 ☞ 木子到森作品 - 蘑菇/綿羊燈,請洽放放堂台北店 ☞ 滾滾橡實燈,更多介紹請點此 2. 設計給愛人——ARCHITECTMADE 手作木擺飾、永森木製所珠寶盒 永森木製所珠寶盒,是台灣年輕木工作家傳承了老工藝的精心之作;而丹麥建築師Hans Bølling的設計靈感大多取材於生活,像是樂觀/悲觀小子的原型是他的同事,鴨媽媽和寶寶一家來自當時在哥本哈根的一則新聞,還
2016年7月20日台南八十年老品牌|天德行 訪談錄 (二)續上篇:台南八十年老品牌|天德行 訪談錄 (一) 一路走來,首先在客戶訂貨遇到的問題上,從前叫貨的零售小店相當多,但因為大企業連鎖文具業的薄利多銷,壓低成本,壓低價格,及產品多樣化,使得這些小文具店,一間間歇業,這個從前的市場已經消散;二來,競爭增加,老員工,自立新戶,開起相同的紙製品,市場競爭;另外最大的問題是,目前推行的帳款電子化及文件無紙化趨勢,電腦取代人腦,紙本用品的需求大大減少,手工記帳,手寫行事曆,手抄筆記,跟著習慣的改變,而明顯少見了。而另外紙製品,更面臨環境保育問題的考驗,劉先生感嘆著,時代的轉換,產業的興衰。 現在走進文具行,帳本區依舊是天德行的天下,而一路沿用下來的早期日本年輕時髦女孩的帳紙封面,看似已成為了復古商品,另外一本本厚皮精裝帳簿,或是宣紙線裝的傳統帳冊,可惜了,上面都積著厚厚的灰塵,但廠房中劉老闆與老員工八十年的堅持,就像是一直印在封面的這12個字,“品質冠軍 信譽保證 最老牌的”,深深地烙印在我們心底。 台灣早期人手一本的洋裁簿,現在也能在放放堂與您時空重現! #台南 #天德行 #手帳
2016年6月26日台南八十年老品牌|天德行 訪談錄 (一)民國20年開始的天德行,從間小小的文具買賣店舖做起,在民國35年擴大經營“天德紙製品”,民國45年花費大約兩年的時間建設工廠,永福路上後製加工及湖內的印刷部門。民國55年開始由第二代接手(就是為我們介紹的劉光昭總經理及哥哥劉光雄董事),改為“天德行股份有限公司”經營。 老一輩做過會計工作的長輩們對於“天德”這兩個字一定相當熟悉,“天德牌帳簿”出品後,在興盛時期,台灣所有的公司行號幾乎全是使用天德的各式帳簿及各項傳票紙製品,在湖內的印刷部門廠房大約四十來個員工,加永福路的後製加工生產線上及各類行政人員、老闆們,總人數有120人之多,但劉總經理告訴我們大好光陰已過去,現在我們眼前看到廠房裡的員工,就是歷經時代變遷後僅存的6個人,大大的不如從前。 總經理劉先生對於我們真的是無話不談,令我們感受到老台南人的真誠與溫度。 他指著工廠的窗子告訴我們,這是早期大家說的hinoki(檜木)做的,從民國47年建好到現在,都不曾換過,就像是天德行的紙製品一樣,品質保證,一甲子的製作生產一直到現在,手工加工(手工打孔,手工線裝,手工膠裝書皮),不曾變過;盛裝貨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