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4日瑞瑞系列餐具: Beher的觀察與體驗2017年來到放放堂的【瑞瑞】(mizumizu)系列餐具,共有白、褐兩個色系,使用基本款釉料,定位在日常器皿,尺寸、造型選擇多樣,使用手感輕鬆……直到某次好鄰居、同時也是瑞瑞餐具使用者的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和我們說了她對瑞瑞的各種發現,才驚覺瑞瑞的設計比我們想的多更多!為了更深入了解,我們訪問了Beher,也請設計師小野里奈,對我們向瑞瑞提出的疑問解答: 處在「四度空間」的餐具 餐具是該用「四度空間」思考的,Beher說。 一般談論食物,會從味覺、嗅覺、視覺角度切入,餐具的話大多從視覺出發,也會提及材質,很少從立體、空間方面思考。但在廚房工作是動感、有空間感的,餐具的使用當然也是,要能用得順暢、得有個中心軸,律動會像一隻好看的舞。 餐具的手感也非常重要,瑞瑞大致來說很輕,但並不會像塑膠製品般失去重量感。拿的時候很輕鬆,考慮到盛裝,料理放上去之後的重量不會對手腕造成負擔。Beher舉了自用的瑞典品牌為例,重量足、帶給使用者隆重感,卻也因此對身體造成壓力。餐具是相對移動性高的生活道具,所以手感、用起來是否輕鬆是很重要的,對長期在廚房工作
2018年2月21日訪談記錄|關於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放放堂的鄰居「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到去年為止都還以「Beher生活廚房」這名字運作著,購書量龐大的Beher把藏書都整理了起來,目前共約5000冊,她也重整店內空間,並建立起付費會員制度,與料理人的合作、課程仍持續著。廚房變成圖書館,對料理的熱情依舊,更多了點鑽研精神。 「廚房」如何轉變成「圖書館」?我們感到相當好奇,也以此轉變為契機,訪問了Beher對她的圖書館、料理事業的想法。 「台灣販售料理產品的店家非常多,發展知識面的卻很少。」經營料理教室,Beher不希望上完課就鳥獸散,課程只是個啟發點,更多「為什麼」會因此觸發,料理、食物知識不是所有老師都會講解,當然也未必每個人都需要,但她總認為,得有人來做這些事情。 料理教室對她來說,是這一切的起點,食物科學、餐桌美學都藉此茁壯,她也是因為這樣才持續購買食物書。早期以原文、翻譯書居多,台灣出版的相當少,一直到這幾年,食物逐漸受到重視,食譜、料理相關書籍才開始蓬勃發展。Beher又談到廚房工作:勞心勞力,檯面下的清潔打掃、準備工夫會耗去大部份的時間和體力,真正把廚房工作當一回事的人其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