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放堂的鄰居「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到去年為止都還以「Beher生活廚房」這名字運作著,購書量龐大的Beher把藏書都整理了起來,目前共約5000冊,她也重整店內空間,並建立起付費會員制度,與料理人的合作、課程仍持續著。廚房變成圖書館,對料理的熱情依舊,更多了點鑽研精神。 「廚房」如何轉變成「圖書館」?我們感到相當好奇,也以此轉變為契機,訪問了Beher對她的圖書館、料理事業的想法。 「台灣販售料理產品的店家非常多,發展知識面的卻很少。」經營料理教室,Beher不希望上完課就鳥獸散,課程只是個啟發點,更多「為什麼」會因此觸發,料理、食物知識不是所有老師都會講解,當然也未必每個人都需要,但她總認為,得有人來做這些事情。
料理教室對她來說,是這一切的起點,食物科學、餐桌美學都藉此茁壯,她也是因為這樣才持續購買食物書。早期以原文、翻譯書居多,台灣出版的相當少,一直到這幾年,食物逐漸受到重視,食譜、料理相關書籍才開始蓬勃發展。Beher又談到廚房工作:勞心勞力,檯面下的清潔打掃、準備工夫會耗去大部份的時間和體力,真正把廚房工作當一回事的人其實不多,問她是怎麼持續的呢?她笑說「累歸累,但看到大家吃得開心,又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呀,我也滿喜歡打掃的」。料理人似乎都有種奉獻精神,為了某個笑容、或是某些時刻產生幫助,願意醞釀這些上菜前的費時準備、和她一點一滴累積的藏書。
「食物是很有趣的」,Beher說。多年來尋訪產地、遇見許多很棒的食物工作者,看到好書、吃到好東西,累的事情也就不重要了。「食物太有趣了,它也是四度空間的,和建築一樣,具備美學、色彩、各式各樣的元素,和建築比起來更多了嗅覺、味覺,是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看的」。
談到書籍收藏的經歷,Beher也說,從小就喜歡書,分享的習慣可能源自小學,班上有個小小圖書館,大家會把自己的書放在教室。原本買書只是自己的興趣和習慣,這一兩年來開始發展出計劃,出國會特別留意,平時也會在網路上搜尋,英、日文都會找來看,也有朋友特意找書送她。
一開始的收藏以和菓子居多,但和菓子的變化不大,久了發現都差不多,於是開始對其他領域產生興趣。這幾年則收了不少發酵相關書籍,越挖掘就越覺有趣,不只調味的醬油、醋,其他像是酒、麵包、茶、巧克力、咖啡……各自有其學問,越久越深陷其中,接觸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最近喜歡的是「食と建築土木」,這是一本講述日本「專為食物打造的建築」的書,各種奇特造型,傳承著在地的風土民情。
目前圖書館才正起步,Beher笑說,參加的會員幾乎都是料理教室學生或朋友捧場,但一切都才剛開始,她腦海裡仍有許多計劃待執行,和放放堂一起期待吧!
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 facebook.com/beherfoodlibrary
註1:照片皆由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提供 註2:以全新面貌與大家見面的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館內使用的吊燈是我們的FUTAGAMI黃銅吊燈 / JICON磁今瓷吊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