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花水> 質物霽畫 - 花藝裝置展
2015.01.25 - 2015.02.14
西元九百餘年前,坐擁整個耶路撒冷王國,富有淵厚學識的所羅門王,寫下了:「虛空的虛空,凡事皆為虛空。」,於富足與之中,仍深款感慨著萬物滿有困乏,言說不盡、眼看不透、耳聽不足。於佛思想,地、水、火、風組成之物皆稱為「色」,代表切實存在的事物,「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虛實之間相互轉化流動,非色之物,就如同水中的鏡像,與具體互映相襯,錯身來去。
生於此世,對於深陷今生的困惑,似乎仰賴某種與現實相扣的信念,得以湧出動能運行生命,渴望預見遠端的未知,期待被認同,被理解,得到溫柔與寬容,而宗教藉由儀式,將信念與風俗植入土地與人文之中,將意念化為種種具象的符號,立足於一部由神話、歷史、文化傳統發展出的文本,解釋了賦予宇宙存在的理由,個體實際去身體力行的過程中,與信眾建立起信任,自然能使人們經驗靈性上的洗鍊,而後描繪宗教意象,與現實環環相映,段段互文。
這些自遠古流傳至今的道、寓言、祭典、音樂藝術、習俗,直至建築裝飾、經節咒文,穿越時空洪流,被代代傳頌至今,現代人可以自其中連起生活的環節,找到某些與生命經驗的呼應,藉此脫除許多困頓。
頻繁而緊密的資訊與集體意識,「宗教」的概念似乎已不僅單指某個教派、某種神學價值,而能轉化成任何,我們拿來黏貼於自身的符號與信念,屢屢在萬物中找到能反映自我的某塊碎片,碎片將連結出更多碎片,連出一落永遠處在趨近完整狀態,永遠追尋,卻也終究殘破的生命光譜,現實與情感,就在這樣無限的彼此投射之中,構築出個體的性格與其所依附的意義,不論是鏡花水月,是生命之輕,或永劫,都在這番無盡的相互映照之中,得到僅屬於當下且相對的即逝完滿。
李霽 2015.01
1/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