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funfuntown

訪談A.M IDEAS凌晨工作室(中)——設計無國界,好東西也無國界



A.M IDEAS的創立,源自他們在設計無國界組織的經歷,多次前往非洲擔任專業顧問,看到當地的創業者,缺乏資源、就用加倍的創意補上。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烏干達遇見、用回收廢棄輪胎做鞋子的先生,製作和銷售都在路邊的空地進行,他對自己手中的材料極度熟悉,對客人需求的應對更是敏銳,「這給我們很大的刺激,想說也許可以自己試試看」。 工作室在2010年成立,兩人共同目標是找出對環境友善的東西,嘗試過不少素材,回收材質也是其中之一。「對環境與生產者友善」乍看不是能輕易達成的概念,宛珊和韻如的原則是:久了會隨時間分解的素材、製作過程不會對生產者造成傷害,當然未必要天然的東西,他們也舉了回收輪胎鞋為例,循環再利用,也是一種方式。


在某個專案接觸到工藝後,他們發現,工藝的本質正是對環境友善:有需求、小量製作。而對環境友善,自然而然對製作者、對使用者也會是好的,三者息息相關。進一步搜尋台灣工藝,某次聊到小時候夏天用的藺草席……與藺草的緣分因此展開。


第一件作品的誕生,靈感來自A.M IDEAS舊辦公室的某個角落,「我們想,掛盞燈好像不錯,那就來設計燈吧!」,兩人思考藺草和什麼樣的材質搭配最合適,既要能準確控制尺寸、具有光澤,以及台灣仍在生產的天然素材,整體呈現能讓空間有舒適感——最後的答案便是陶瓷、與藺草的結合。

從想像、到實際接觸消費者的模樣 創作摸索的過程,從想像消費者的模樣、性格開始:喜歡精緻的、自然的事物……也由於目標在於藺草「推廣」,若是順著既有產品線走,過於傳統反而容易拉走原有客群。於是他們思考如何吸引年輕族群,當時正好是領結在國外開始流行的時期。韻如說,「『戴領結』其實是很古早的文化,卻被年輕人重新拿出來、再次流行,我們覺得這樣的巧合很有趣」,他們決定結合兩者,「傳統」×「傳統」因而碰撞出新意,「藺結」逐漸成形。


​藺草特性和領結意外合襯,「戴領結的位置接近臉部、能聞到藺草香,而且藺草可以塑形,所以我們覺得很適合」,設計過程中,他們也刻意選擇較精緻的編法,讓藺結呈現出優雅、特殊的氛圍。A.M IDEAS把工藝轉換出不同面貌,引起更多人對藺草的興趣、進而嘗試了解製作方式與歷史,他們也帶著作品飛往各國參展,看過這麼多國家,他們說「台灣的草韌度、質感就是不一樣」。


面對各地評價,韻如和宛珊也有不少有趣的觀察:歐洲因為本身有很長的工藝歷史,很快就能掌握住藺草作品的價值;北歐重視社區概念,對苑裡、藺草阿嬤們的故事深受感動;美國看重技術,介紹時著重精湛工藝才能得到共鳴;日本相對對藺草素材熟悉,是唯一會自動把作品拿起來聞的地方,也曾有日本顧客和他們說,日本為製作榻榻米,很早就將藺編工業化,手編藺草幾乎是看不到了。 跑遍世界各地,即使著眼處不同,人們對好設計、好手藝的喜愛、對土地自然而然的依戀,似乎不存在文化差異。



照片提供:A.M IDEAS 凌晨工作室

訪談A.M IDEAS凌晨工作室(上):goo.gl/JxKVxD

訪談A.M IDEAS凌晨工作室(下):goo.gl/3zE9xu

A.M IDEAS更多作品:shop.funfuntown.com


22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