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花水>  質物霽畫 - 花藝裝置展

2015.01.25 - 2015.02.14
​一|水車堵

水車堵通常位在屋身的最上方,就是牆上靠近屋簷處的水平裝飾,常隨著屋身的凹凸延伸到牆上,裡面通常放置泥塑、剪黏、交趾陶等作品。所用題材除了人物坐騎、忠孝節義的故事之外,還常使用有吉祥意義的花鳥圖案!

花水展的這件<水車堵> ,模擬了剪黏、泥塑的技法風格與似有若無的交趾陶視覺符號,重新詮釋了水車堵,頗耐人尋味。
--------
花水展每一件作品主題,皆來自於傳統廟宇的特殊構件。這兩張參考照片拍攝于青年路上的臺灣府城隍廟,是臺灣最早的官建城隍廟。

Anchor 2
二|網目

交叉斗拱綿密如網,稱為網目。有分散重力,支撐屋頂,減輕震動的功用。

植物的體態常體現文明熟悉的畫面,是人類向大自然學習,還是這就是宇宙的道理。這件<網目>,保留了較多植物的原貌,沒有做太多的處理,僅在原有綿密的結構上再加工,回歸到如民謠般純粹的力量。

--------
花水展每一件作品主題,皆來自於傳統廟宇的特殊構件。參考照片拍攝于忠義路巷內的台南天壇。

Anchor 3
三|身堵 - 雲龍

廟宇屋身的兩側立面由數個圖飾塊面組合,其中最重要一段叫<身堵>。一般會刻上龍虎圖案,俗稱<龍虎堵>。右側是龍門,左側是虎門。龍門上雕兩人,一人拿旗另一人拿球,象徵祈求;虎門上也雕兩人,一人拿戟一人拿磬,象徵吉慶。因此入廟有龍門進虎門出的規矩,表示入內祈求而外出帶著吉慶離開。

<雲龍>由上百個輕薄透光的乾燥花瓣與藤鬚組合而成,將翻騰於雲霧間的飛龍,以傳說般只能意會難以明指的抽象方式植入意識中。
-----
花水展每一件作品主題,皆來自於傳統廟宇的特殊構件。參考照片拍攝于台南開基武廟,1669年建造,為台灣首座關帝廟。

Anchor 4
四|身堵 - 猛虎

再看<猛虎>這件作品,金色針葉、褐色乾燥花、綠色小毛球像音符般的組合,不以具象形體呈現,如聖桑的室內樂組曲<動物狂歡節>般抽象寫意。感官的認知其實還有許多未被注意或未開發的地方,如果你看過電影<推拿應該能理解。
-----
花水展每一件作品主題,皆來自於傳統廟宇的特殊構件。參考照片拍攝于神農街底的藥王廟。

Anchor 5
五|豎材

位於吊筒外側(參考圖中蓮花狀的構件就是吊筒),為了遮飾吊筒中段的榫眼接縫,內容常以各種人物、八仙或靈獸為主。

生命應對環境的方式,形塑它自身的樣貌。一件影響外觀的孔點,在裝飾性需求下置入新的語彙,擠壓形塑的創造如同裂縫中嶄露頭角的野草野菇。
-----
花水展每一件作品主題,皆來自於傳統廟宇的特殊構件。參考照片拍攝於府城四聯境普濟殿。

Anchor 6
六|吊筒
6a

吊筒又稱垂花、吊籃,位置在簷口下方,是懸在樑下的柱子,主要用來承受簷口的重量。吊筒可分成三段,上段是斗型、中段是圓筒形、下段則是刻成蓮花或花籃的造型。

金漆如相機般封存了生命的瞬間,也轉換了植物脆弱的質地,像鼓號樂隊般被壯大聲勢,是巴洛克?還是嘻哈?

-----
花水展每一件作品主題,皆來自於傳統廟宇的特殊構件。參考照片拍攝於南勢街西羅殿。

Anchor 7
七|雀替

雀替為傳統建築中特殊構造,是通樑與立柱之間的相交短木。它的造型在廟宇中常雕成鰲魚、飛鳳、仙鶴或花鳥走獸。

這件<雀替>藉由原本雀替三角身形的轉化,臨摹工匠設計的思路與繁複的技藝,透過轉換與製作的過程摸索工匠間的記憶連結,在工藝森林中邂逅。
-----
花水展每一件作品主題,皆來自於傳統廟宇的特殊構件。參考照片拍攝於祀典武廟。

Anchor 8
八|燕尾脊

燕尾脊在廟宇建築中是主脊兩側向外翹起的曲線構件,如燕子分岔的尾翼般向上飛揚。

生命的蛻變常具有開創性的面貌,植物也是。

譬如《燕尾脊》這件作品,最上端捲曲的葉片便常有人問起它的來由。它叫葛鬱金,是常年生草本植物,常使用於室內的觀賞性盆栽,葉長橢圓形,夾雜乳白色並帶有綠色塊斑,乾燥後顏色轉黑扭曲並呈現鱷魚皮的肌理。
-----
花水展每一件作品主題,皆來自於傳統廟宇的特殊構件。參考照片拍攝於北門區南鯤鯓代天府,是六零年代知名素人畫家洪通創作的原鄉。

bottom of page